MySQL 利用硬件资源特点

CPU的利用特点

  • <5.1 多核心支持较弱

  • 5.1 可以利用4个核

  • 5.5 可以利用24个核

  • 5.6 可以利用64个核

  • 每个连接对应一个线程,每个并发query只能使用到一个核

内存利用特点:

  • 类似ORACLE的SGA,PGA模式,注意PGA不宜分配过大

  • 内存管理简单,有效。在高TPS,高并发环境下,可增加物理内存以减少物理IO,提高并发性能

  • 官方分支锁并发竞争比较严重,MariaDB,Percona进行优化

  • 有类似ORACLE library cache的query cache,但效过不佳,建议关闭

  • 执行计划没有缓存(类似ORACLE library cache)

  • 通常内存建议按热点数据总量的15%-20%来规划,专用单实例则可以分配物理内存的50%~70%左右

  • 类似K-V简单数据,采用memcached,Redis等NOSQL来缓存

磁盘

  • undo log的I/O特征:顺序写,随机读

  • Redo log,Binlog的I/O特性:顺序写,顺序读

  • 数据文件的I/O特性:随机写,随机读

  • OLTP业务以随机IO为主,建议加到内存,尽量合并随机IO为顺序IO

  • OLAP业务以顺序IO为主,极大内存的同时增加硬盘数量提高顺序IO性能

  • MyISAM是堆组织表(HOT),InnoDB是索引组织表(IOT)

  • InnoDB相比MyISAM更消耗磁盘空间

Mysql metadata lock(MDL)

metadata lock5.5.3 引入

当事务访问处理过程中执行DDL操作将会等到metadata lock执行完毕才能操作

如果没有访问这个表 是可以被ddl操作的

没数据的情况下可以ddl操作

在事务里不要用DDL 有隐式提交 

:会话2执行drop 操作 wait 再开会话3执行select也是操作不了的 要等会话2的drop执行完了才能查询

所以很容易把线上库卡住

解决办法:kill掉 drop

线上DB不要轻易做alter table 

在生产中做DDL操作时请冷静思考一下


演示:

begin这里只是为了模拟事务

如果事务中一个sql跑的很慢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开启了2个会话

image.png

在会话1里申明一个显示的事务

在会话2里drop leo_copy表

image.png

就会看到这个时候drop不掉le_copy表

state是“Waiting for table metadata lock”

FLUSH TABLES WITH READ LOCK 和 LOCK TABLES比较

1、FLUSH TABLES WITH READ LOCK

这个命令是全局读锁定,执行了命令之后所有库所有表都被锁定只读。一般都是用在数据库联机备份,这个时候数据库的写操作将被阻塞,读操作顺利进行。解锁的语句也是unlock tables。

2、LOCK TABLES tbl_name [AS alias] {READ [LOCAL] | [LOW_PRIORITY] WRITE}

这个命令是表级别的锁定,可以定制锁定某一个表。例如: lock  tables test read; 不影响其他表的写操作。解锁语句也是unlock tables。

这两个语句在执行的时候都需要注意个特点,就是 隐式提交的语句。在退出mysql终端的时候都会隐式的执行unlock tables。也就是如果要让表锁定生效就必须一直保持对话。

3、MYSQL的read lock和wirte lock

read-lock:  允许其他并发的读请求,但阻塞写请求,即可以同时读,但不允许任何写。也叫共享锁

write-lock: 不允许其他并发的读和写请求,是排他的(exclusive)。也叫独占锁

PHP使用Redis来存储session

Redis是一个高性能的key-value数据库,在部分场合可以对关系数据库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站为了达到一个更高的可用性把session储存在Memcache、Redis等NoSQL数据库中。
方法一:修改php.ini的设置

session.save_handler = redis
session.save_path = "tcp://127.0.0.1:8089"#Redis服务的地址和端口

方法二:如果不想修改php.ini,可在代码中使用ini_set()方法:修改后重启php-fpm,phpinfo()可以查看到session存储在redis中。

ini_set("session.save_handler","redis");
ini_set("session.save_path","tcp://127.0.0.1:8089");

查看redis存储session的值:如果redis.conf设置了连接密码(requirepass),session的save_path需修改为:tcp://127.0.0.1:8089?auth=requirepass的值。如果选择redis数据库,session.save_path = “tcp://xx.xx.xx.xx:8089?database=11″,诸如此类。

session_start();
$_SESSION['website'] = 'www.leokim.cn';
$redis = new redis();
$redis->connect('192.168.31.102',8089);
echo $_SESSION['website']; //输出www.leokim.cn

Redis高级操作

存入redis数据前必须选择数据库,redis数据库默认16个,下标0~15,默认使用第0个,存放数据前可以使用select N选择数据库。

Redis数据库在redis.conf中配置如下:

#redis.conf#
databases 16

你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更改数据库个数,但一般不建议修改。

*持久化功能

redis(nosql产品)为了内部数据的安全考虑,会把本身的数据以文件形式保存到硬盘中一份,在服务器重启之后会自动把硬盘的数据恢复到内存(redis)的里边。

数据保存到硬盘的过程就称为“持久化”效果。

Redis快照持久化(snap shotting或称RDB持久化)配置:

该持久化默认开启,一次性把redis中全部的数据保存一份存储在硬盘中,如果数据非常多(10-20G)就不适合频繁进行该持久化操作。快照持久化会根据配置条件定期生成二进制备份文件,默认文件名dump.rdb。

redis.conf 中关于快照的配置:

#快照写入文件名dbfilename dump.rdb
#快照保存目录dir ./
#快照写入频率
save 900 1   
#900 秒内如果超过 1 个 key 被修改,则发起快照保存
save 300 10   
#300秒超过10个key被修改,发起快照
save 60 10000 
#60秒超过10000个key被修改,发起快照
#以上三个备份频率需要同时存在:
#数据变化非常快的时候,就快点做备份(保证数据安全)
#数据变化慢的时候,就慢点做备份(节省服务器资源)

 

手动发起快照持久化:

快照持久化默认开启,并定时执行,你也可以通过redis-cli客户端使用bgsave命令手动发起。

./redis-cli bgsave

Redis AOF(append only file)持久化配置:

本质:把用户执行的每个“写”指令(添加、修改、删除)都备份到文件中,还原数据的时候就是执行具体写指令而已。

AOF默认关闭,默认保存文件名append.aof,默认每秒执行一次,具体参数如下

#开启/关闭AOF
appendonly yes

#保存文件名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AOF保存频率
# appendfsync always #每次收到写命令就立即强制写入磁盘,最慢的,但是保证完全的持久化,不推荐使用
appendfsync everysec #每秒钟强制写入磁盘一次,在性能和持久化方面做了很好的折中,推荐
# appendfsync no     #完全依赖 os,性能最好,持久化没保证
#上面三种选项数据安全性及服务性能情况
#数据最安全      服务器性能低  
#数据较安全      服务器性能中等
#数据不安全      服务器性能高(优良)

AOF策略设置为always或者everysec时,后台处理进程(后台保存或者AOF日志重写)会执行大量的I/O操作,在某些Linux配置中会阻止过长的fsync()请求。注意现在没有任何修复,即使fsync在另外一个线程进行处理。

为了减缓这个问题,可以设置下面这个参数no-appendfsync-on-rewrite:

#redis.conf#
no-appendfsync-on-rewrite yes

为AOF备份文件做优化压缩处理:

AOF记录用户的每个操作,但是有些操作例如对某个key的多个同类型操作是可以合并为一个,从而做到压缩文件大小的效果。例如多次incr一个整型key,可以直接合并为set key N。

压缩优化(AOF重写)命令:

./redis-cli bgrewriteaof

AOF自动重写:

当AOF文件增长到一定大小的时候Redis能够调用 BGREWRITEAOF 对日志文件进行重写,它是这样工作的:Redis会记住上次进行些日志后文件的大小(如果从开机以来还没进行过重写,那日子大小在开机的时候确定)基础大小会同现在的大小进行比较。如果现在的大小比基础大小大制定的百分比,重写功能将启动,同时需要指定一个最小大小用于AOF重写,这个用于阻止即使文件很小但是增长幅度很大也去重写AOF文件的情况,设置 percentage 为0就关闭这个重写特性。

#redis.conf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手动持久化相关指令:

save (客户端命令行内)前台备份数据(快照保存)
bgsave 异步保存数据到磁盘(快照保存)
lastsave 返回上次成功保存到磁盘的unix时间戳
shutdown  同步保存到服务器并关闭redis服务器
bgrewriteaof  当日志文件过长时优化AOF日志文件存储
redis 127.0.0.1:6379> SAVE #前台备份数据
./redis-cli  bgrewriteaof
./redis-cli  bgsave
./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bgsave   #手动发起快照

数据恢复

如果需要恢复数据,只需将备份文件 (dump.rdb) 移动到 redis 快照保存目录 并启动服务即可。要查看快照保存目录,可以查看redis.conf的dir配置。

 

*Redis主从模式

为了降低每个redis服务器的负载,可以多设置几个,并做主从模式,一个服务器负载“写”(添加、修改、删除)数据,其他服务器负载“读”数据,主服务器数据会“自动”同步给从服务器

905655-20160422212934835-967833038.png

Redis主从复制特点

1.master可以有多个slave

2.除了多个slave连接到master外,slave也可以连接到其他slave,形成网状结构

3.可以让slave做读请求,master做写操作 

 

配置主服务器: 

(假定局域网IP为192.168.1.101)

#redis.conf#

#配置主服务器密码
requirepass admin123

#自定义端口
port 6379

 配置从服务器:

#redis.conf#

#主服务器连接密码
masterauth admin123

#自定义端口
port 6380

#设置成为192.168.1.101的从服务器
slaveof 192.168.1.101 6379

#取消从服务器只读
slave-read-only no

重新开启redis-server 服务,则从服务器设置成功。

905655-20160423130828023-2066105402.png

在一台服务器上部署多个Redis服务节点(启动多端口,运行多实例)方式: 

假设你只有一台电脑,但又想实现redis的主从部署,你考虑使用诸如6380,6381…等端口创建从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改怎么设置呢?

 如果要在一台服务器上运行多个redis实例,必须满足以下3点:

  1. 使用不同的端口

  2. 分别配置每个实例(服务)的pid和log文件

  3. RDB和AOF持久化到每个实例(服务)的rdb和aof文件中

每个实例必须对应一个配置文件,配置文件按照上面3点设置:

cp redis.conf redis_6380.conf
vi redis_6380.conf
port 6380 #设置端口
pidfile /var/run/redis/redis_6380.pid #设置pid文件
logfile /var/log/redis/redis_6380.log #设置log文件
dbfilename dump_6380.rdb #设置RDB持久化文件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_6380.aof" #设置aof持久化文件

 其他配置文件按此修改,至于从节点配置,回上面看。

启动多个redis实例:

./redis-server redis_6380.conf
./redis-server redis_6381.conf

 配置好从节点后,./redis-cli 开启客户端,auth 密码 登入,再输入info命令,可以查看redis主节点状态,其中该主节点的从节点信息如下:

# Replication
role:master
connected_slaves:2
slave0:ip=127.0.0.1,port=6380,state=online,offset=1037,lag=1
slave1:ip=127.0.0.1,port=6381,state=online,offset=1037,lag=0
master_repl_offset:1037
repl_backlog_active:1
repl_backlog_size:1048576
repl_backlog_first_byte_offset:2
repl_backlog_histlen:1036

*关于Redis详细配置信息,可以参考以下博客:

1Redis配置文件详解 

2Redis配置文件详解 

http://www.cnblogs.com/GaZeon/p/5422078.html

Centos7下配置Redis开机自启动

设置redis.conf中daemonize为yes,确保守护进程开启。

编写开机自启动脚本

基本原理为: 
系统开机启动时会去加载/etc/init.d/下面的脚本,通常而言每个脚本文件会自定义实现程序的启动;若想将新的程序开机自启动,只需在该目录下添加一个自定义启动程序的脚本,然后设置相应规则即可。 
如在这里我们在/etc/init.d/下新建一个 redis 的脚本,开机启动时会去加载执行该脚本。

vim /etc/init.d/redis

在该脚本中添加一下内容:

参数要根据自己的配置改

# chkconfig: 2345 10 90  
#redis服务必须在运行级2,3,4,5下被启动或关闭,启动的优先级是90,关闭的优先级是10。
# description: Start and Stop redis   
PATH=/usr/local/bin:/sbin:/usr/bin:/bin  
export PATH 
REDISPORT=6379 #端口号,这是默认的,如果你安装的时候不是默认端口号,则需要修改
EXEC=/usr/local/redis/bin/redis-server  
#redis-server启动脚本的位置,你如果忘了可以用find或whereis找到   
REDIS_CLI=/usr/redisbin/redis-cli  
#redis-cli客户端启动脚本的位置,你如果忘了可以用find或whereis找到   
PIDFILE=/run/redis.pid   #这个也可以用find或whereis找到
CONF="/usr/local/redis/etc/redis.conf"  #redis.conf配置文件的位置,你如果忘了可以用find或whereis找到
AUTH="1234"  
case "$1" in   
        start)   
                if [ -f $PIDFILE ]   
                then   
                        echo "$PIDFILE exists, process is already running or crashed."  
                else  
                        echo "Starting Redis server..."  
                        $EXEC $CONF   
                fi   
                if [ "$?"="0" ]   
                then   
                        echo "Redis is running..."  
                fi   
                ;;   
        stop)   
                if [ ! -f $PIDFILE ]   
                then   
                        echo "$PIDFILE exists, process is not running."  
                else  
                        PID=$(cat $PIDFILE)   
                        echo "Stopping..."  
                       $REDIS_CLI -p $REDISPORT  SHUTDOWN    
                        sleep 2  
                       while [ -x $PIDFILE ]   
                       do  
                                echo "Waiting for Redis to shutdown..."  
                               sleep 1  
                        done   
                        echo "Redis stopped"  
                fi   
                ;;   
        restart|force-reload)   
                ${0} stop   
                ${0} start   
                ;;   
        *)   
               echo "Usage: /etc/init.d/redis {start|stop|restart|force-reload}" >&2  
                exit 1  esac

写完后保存退出

设置可执行权限:

chmod 755 redis

启动测试:

/etc/init.d/redis start

启动成功会提示如下信息:

Starting Redis server...
Redis is running...

使用redis-cli测试:

[root@localhost ~]# /usr/local/redis/bin/redis-cli127.0.0.1:6379> set foo bar
OK127.0.0.1:6379> get foo"bar"127.0.0.1:6379> exit

设置开机自启动:

chkconfig redis on

关机重启测试:

reboot

开机完之后可以用 redis-cli 测试,或者用 ps -ef | grep redis 看看redis 是否在运行中

centos php7安装redis拓展

wget https://codeload.github.com/phpredis/phpredis/zip/php7
unzip php7
cd phpredis-php7

这个地方要用php的phpize来生成configure

我试了几次都不成功 make失败

研究了一会发现linux上貌似默认执行的phpize是php5版本的 按路径调用php7的phpize就可以了

./configure
make && make install

修改php.ini配置 加上redis扩展 

//vim php.ini 添加 extension=redis.so
extension=redis.so

重启php-fpm 查看phpinfo就可以看到拓展已经安装成功了

blob.png

redis安装

下载源码文件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3.2.8.tar.gz
tar -xf redis-3.2.8.tar.gz
cd redis-3.2.8
sudo make install

blob.png

daemonize no 改成 yes 配置redis是前台启动还是后台启动

port 6379 改成 port 8089 为了多实例和安全性

 启动redis

redis-server ./redis.conf

blob.png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