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SGA] table_definition_cache

从MySQL5.1开始,数据表文件描述符呗分开为数据文件及数据表定义文件两部分。

表定义文件缓存可以放在专属的table_definition_cache中。

表定义文件缓存比表文件描述符缓存消耗的内存更小,其默认值是400。

状态值:

Open_table_definition:表定义文件.frm被缓存的数量

Opened_table_definition:历史上总共被缓存过的.frm文件数量。

MySQL[SGA] TABLE_CACHE (5.1.3及以后版本改名TABLE_OPEN_CACHE)

.frm文件只能同时打开一次

.MYD .MYI文件,则是没个线程都打开一次

innodb也是一样

table_cache就是缓存文件打开的描述符 使得我们打开数据文件更快

几个关于table_cache的状态值

Open_tables:当前打开的表的数量

Opened_tables:历史上全部已经打开的表总数,如果Open_tables较大,table_open_cache值可能需要加大

MySQL[SGA] Thread cache

在短连接的应用Thread_Cache的功效非常明显,因为在应用中数据库的连接和创建是非常频繁的,如果不使用Thread_Cache那么消耗的资源是非常可观的!

在长连接中虽然带来的改善没有短连接的那么明显,但是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当一个连接处理完之后 不是立即销毁 而是把连接cache住

当有新连接连接时 用cache住的连接来处理

主要用来处理短连接请求

MySQL 企业版开始支持thread pool, MariaDB和Percona也免费支持

当连接数满了 管理员都连不上去 这个时候可以用extra_port功能

用这个端口进行处理一些事情

日常使用和监控还是继续使用正常的业务端口,但管理员救急时用extra_port连接mysqld 把连接释放出来

需要有对应的授权才可以

一般管理员都是本地管理 (root@localhost)

因为extra_port是个额外的端口不能采用socket的方式连接进去

只能使用TCP的方式连接

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新增一个授权(root@本机IP)

Thread Cache命中率: Thread_Cache_Hit=(Connections-Thread_created)/Connections*100%

MySQL[PGA] binlog_cache_size

binlog_cache_size 默认值是32k 一般设置成1,2M就够了 一般sql也没这么大

在事务过程中容纳二进制日志SQL 语句的缓存大小

二进制日志缓存是服务器支持事物存储引擎并且服务器启用了二进制日志(–log-bin选项)的前提下为没个客户端分配的内存

如果系统中经常会出现多语句事务的话,可以尝试增加该值的大小,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事物表 在事物没有结束之前 需要把数据放在cache里面 然后整个事物完成之后 

我们再把整个事物相关的sql文件写会文件 这些sql我们就把他放在binlog_cache里面

主要是给事物引擎产生的sql 作为cache 提高sql写入的效率

当然,我们可以通过MySQL的一下两个状态变量来判断当前的binlog_cache_size的状况:Binlog_cache_use和Binlog_cache_disk_use

binlog hit ratio = (Binlog_cache_use)/(Binlog_cache_use + Binlog_cache_disk_use)

当然我们执行多语句事务的时候,max_binlog_cache_size 如果不够大的话,系统可能会报出“Multi-statement transaction required more than 'max_binlog_cache_size' bytes ofstorage”的错误

比如,我们开启binlog时,执行load data infile,将一个大文件导入时可能会出现这个错误提示 需要注意一下

临时执行大文件的话我们可以这样

set sql_log_bin=0;

load data infile…

然后再slave 再次执行load data

一般大数据批量导入的时候(维护的时候,不是工作时间) 是把binlog关掉然后再master上导一下 在slave上导一下

MySQL[PGA] tmp_table_size

tmp_table_size 是MySql的临时表缓冲大小

大多数临时表是基于内存的(HEAP)表

但是,具有大的记录长度的临时表(所有列的长度的和)或包含BLOB列的表存储在硬盘上

如果某个内部heap(堆积)表大小超过tmp_table_size, MySQL可以根据需要自动将内存中的heap表改为基于硬盘的MyISAM表

如果执行计划中显示有Using temporary,那么就意味着会用到临时表了

MySQL[PGA] max_heap_table_size

这个变量定义了用户可以创建的内存表(memory table)的大小

这个值用来计算内存表的最大行数

ex:已有一个memory表,总数据占用内存10M,如果动态将max_heap_table_size改成1M

这个变量支持动态改变,即set @max_heap_table_size=#,但是对于已经存在的内存表就咩有什么影响

除非这个表被重新创建(create table)或者修改(alert table)或者truncate table

服务器重启也会设置已经存在的内存表为全局max_heap_table_size的值(配置文件里的值)

这个变量和tmp_table_size一起限制了内部内存表的大小

MySQL[PGA] join_buffer_size

join_buffer_size

应用程序经常会出现一些两表(或多表)JOIN的操作需求,

MySQL再完成某些Join需求的时候(all row join / all index join / range index scan join )

为了减少参与JOIN的“被驱动表”的读取次数以提高性能,

需要使用到JOIN Buffer来协助完成JOIN操作。

多表JOIN时,需要用到join buffer的三种情况:

all row join => do not use indexes and thus perform full table scans(没有索引的全表扫描)

all index join => plain index scans (普通索引扫描)

range index scan join => range index scans (范围索引扫描)

两表或者多表join的时候如果索引用的不太好的话,没有办法有效的利用索引的时候,就需要用到join buffer

如果有合适的索引 比如说唯一索引进行驱动的时候 那么这时候就不需要用到join buffer了

最好是添加适当的索引,而不是纯粹的加大 join_buffer_size

任何两个表间的全表join就会分配一次jion buffer,也就是说,如果有3个表join,就会分配2次join buffer(而不是session只分配一次)

上面几个buffer size 一般设置为128K~2M足够

当join效率很差时 适当加大join buffer的大小

join buffer是两表两表生成 就是当前2个表生成join buffer之后 会生成临时表 再与第三表join 就是临时表与第三表进行join 产生join buffer

MySQL[PGA] read_buffer_size&read_rnd_buffer_size

read_buffer_size

是Mysql读入缓冲区大小

对表进行顺序扫描的请求将分配一个读入缓冲区,Mysql会为它分配一段内存缓冲区。

read_buffer_size变量控制这一缓冲区大小。

如果对表的顺序扫描请求非常频繁,并且你认为频繁扫描进行的太慢,可以通过增加该变量值以及内存缓冲区大小提高其性能。

read_rnd_buffer_size

是MySQL的随机读缓冲区大小。

当按任意顺序读取时(例如,按排序顺序),将分配一个随机读缓存区。

进行排序查询时,MySQL会首先扫描一遍该缓冲,以避免磁盘搜索提高查询速度,如果需要排序大量数据,可适当调高该值。

但Mysql会为每个客户连接分配该缓冲区,所以应适当设置该值,以避免内存开销过大。